En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肠息肉更“青睐”哪些人?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9/15 点击次数:1801 [关闭]

近日,无锡市民34岁的张先生在无锡明慈医院内镜中心检查时发现自己的肠子内长了一个好大的息肉,该科主任李科军医生告知他如果任其发展不及时处理,病变的可能极大,张先生感叹幸好及时做了检查和治疗。但是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年纪轻轻怎么会长息肉,且自述两年前体检时也发现了肠息肉并已切除,那么他的肠息肉为何会“春风吹又生”呢?


李科军主任介绍说,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通俗来说,息肉其实就是块多余的“肉”,或叫赘生的“肉”,但这块肉可不一般,有可能会发生癌变!

研究发现,约90%以上的肠癌是由肠腺瘤癌变引起的。肠腺瘤有2个特点:极易复发!其中绒毛状腺瘤一年复发率高达30~40%以上,5年复发率超过50%左右;其次,高致癌性,单发癌变率20-30%,多发癌变率30-80%。

炎性息肉在炎症刺激消失后,部分息肉可自行消失,但腺瘤性息肉不会自行消退,药物不能将其消除,如果不及时处理,可慢慢长大,发生癌变。需要注意的是,肠道息肉大多数是腺瘤性息肉。


李科军主任介绍说,了解发生肠息肉的原因和因素,及早做好自身管理,就能做好防护措施。

发生肠息肉的原因


  • 年龄:结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

  • 胚胎异常: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 遗传因素:肠息肉的形成以及基因的突变和遗传有密切的关系,突变的基因可以由父母遗传给后代,在遗传上男女是均等的,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 胆汁代谢紊乱: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空肠吻合术以及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胆汁的流向和排出时间发生改变,大肠内胆汁酸的含量增加而诱发息肉。

  • 饮食性因素:饮食因素跟肠息肉的形成是具有非常大的关系,不少人在生活当中喜欢吃一些辛辣、刺激或者是腌制过的食物,这些食物对于肠道会造成一定的伤害,特别是细菌以及胆酸相互作用的状况之下,也会导致这种息肉病情的出现。

肠息肉的高危人群


  • 40岁以上,尤其体型肥胖者

  • 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加班的人群

  • 嗜好烟酒,经常摄入肉类和油炸类食物的人群

  • 有肿瘤家族史、家族性息肉病史的人群

  • 有慢性结肠炎、肠息肉病史的人群

  • 长期便秘或慢性腹泻者,有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症状的人群

肠镜——发现肠道疾病的金标准!李科军主任提醒,其实,肠息肉的大部分患者几乎没有任何表现,小部分患者会出现腹痛、脱出、便血、排便习惯改变及贫血等全身症状。但总体来说,症状都不明显。最好的判断方式就是去专业医院做肠镜检查!


40岁左右的高危人群建议早期筛查:采用“血液+粪便菌群检测”;“家族史+既往史”;“肛指+肠镜检查”;“组织病理”的阶梯筛查模式。


对于40岁以上或有家族结肠息肉史的高危人群,短期在3~6月内复查一次肠镜;对于低中风险人群术后复查时间,建议在1~3年内。


结肠镜检查发现肠息肉时,应该及时予以内镜下切除,由此可阻止息肉癌变。肠息肉切除后,如果上述原因没有改变,仍会再生息肉,因此,肠息肉切除后应注意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因素,以减少肠息肉的复发。对于肠息肉的高危人群,还应定期复查肠镜,防止恶变的发生。

肠镜检查后该注意些什么?


1.  保持心情开朗,勿郁怒动火。烦躁忧郁会使肠黏膜收缩,血行不畅。

2.  多食具有清肠热,滋润营养黏膜、通便止血作用的食品,如生梨汁、藕片、汁、芦根汁、芹菜汁、胡萝卜、白萝卜(熟食)、苦瓜、茄子、黄瓜、菠菜、蛋黄、苹果、香蕉、黑芝麻、白木耳等。

3.  避免服用具有活血作用的药品及保健品,慢性病常用药可咨询医生后服用。

4.  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忌烟酒、咖啡。

5.  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还需要注意的是,就算切除了肠息肉,但它易复发!!

这是因为肠息肉切除后,导致肠道长息肉的原因或环境并没有改变,这片“土壤”还是容易滋生息肉。

Copyright ©2016无锡明慈心血管病医院有限公司苏ICP备14040582号-2 技术支持:无锡网站建设